close
一、準備材料
①美勞用紙
②剪刀
③杯子
④鹽巴
⑤托盤
⑥湯匙
二、操作步驟
把紙張剪成自己喜歡的形狀,然後調置飽和鹽水,直到水中無法溶解為止。
接著將飽和鹽水倒入紙張上,紙張要記得放在托盤內。
最後把整個托盤放在陽台晾乾幾天,我晾了快四天才完全乾。
晾乾後會發現紙張上面會有一粒粒四方形的鹽巴結晶,湊水一看還會發現結晶的後間自然形成“╳“。
三、原理
實驗後得到的鹽巴結晶大部分呈現四方形,有一些有缺角,摸起來薄薄一片。
結晶中間會有“╳“字型。
我們實驗用的鹽巴是一般的食用鹽,如果是用粗鹽、岩鹽、海鹽…其它類型鹽巴也許做出來的結晶會有所不同。
也可以在調好的飽和鹽水中放入毛根,讓鹽巴結晶成長攀附在毛根上進行觀察。
我在臺灣網路科教館看到一篇臺中縣立大雅國民中學發表的食鹽結晶的X 檔案,裡面提到用培養皿的裝的食鹽水,不論是粗鹽,精鹽,也不管是用蒸餾水或自來水去泡,都有X 出現,其中的差別在於結晶周圍的白色比例多寡不同。
且加入不同物質,出現的結晶形狀也會不一樣。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