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那時兒子剛學鋼琴時,每次去教室琴房練琴,我都會跟他一起彈奏。
當時我們所彈奏的曲子都是極為簡單的,兒子會邀請我跟他一起彈。
一首接著一首,音符在指尖流動。
我們邊彈邊唱,徜徉在音樂的喜悅裡。
原本的鋼琴老師由於想要休息,我們換了一間音樂教室。
新老師的教學風格跟原本老師不大一樣,重視手勢、節奏快慢,樂理。
一開始教的曲子數較少,兒子在多次要求之下,對彈琴較沒有那麼多興致。
我帶兒子去教室練琴,他練得不大認真,在琴鍵上隨意亂按。
當我說出這段歷程時,大部分的人都會說:「小朋友都的興趣都是一陣一陣的。」
像現在兒子迷上樂高,在家也不大會主動彈琴。
正因如此,我才更需要陪著他每日放學後規律的去琴房練琴。
一旦鬆懈了,想要越彈越好就會更不容易。
不管學習什麼技藝,都是需要長時間練習。
我對兒子說:「你現在很會組裝城堡,那是因為你這陣子幾乎每天都會把它拆掉,再重新組裝。這就是練習帶來的能力。
媽媽沒有要你成為演奏家,但既然我們有在學鋼琴,那就認真練習。你並不是完全沒天份,趁現在課業壓力還不大時,要更保握時間。
也許某天,你會彈鋼琴這項技能就會派上用場喔!」
這天放學後我們依然是先到教室琴房報到。
我帶上我在圖書館借的樂譜,跟他說:「今天先不用複習上週教的,上週和上上週教的曲目較少且有重複,昨天之前你也練了好幾遍了,今天就先彈這兩本我借的樂譜,隨意你挑。」
翻開樂譜,沒彈過的曲子讓兒子產生了興趣。
他彈了幾首後問我:「節拍器?」
我原本想說昨天之前他都不大想理會節拍器的速度,今天讓他自由彈琴,只要有練習到視奏、手指也有練習就好,就不特別糾正他。
沒想到他這天主動要求要用節拍器,速度對的很好,手勢也都有擺出來。
隔天上課後,老師回饋。
「Ryan今天上課有進步,手勢有出來。節拍也都有對上。今天上課教了比較多首曲子,《快樂的鋼琴彈唱》這本我比較沒要求,讓他開心的彈。」
(目前用4本教材,1本樂理,3本樂譜)
我想要讓兒子能夠保持學鋼琴的熱度,在當週課程都複習的前提之下。
可以彈奏我借或另外買的樂譜,自由的彈,我在旁聆聽,不多嘴,純欣賞。
但我不會說出要停止,休息一陣子吧!因為我知道如果真的停頓下來了,過一陣子之後,想要再重新燃起學習動機可能沒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