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首圖的這兩個透明收納抽屜櫃,原本是阿嬤買給孫子要做積木收納用的。
後來積木一直累積到5千片以上了,這兩個小收納櫃容量不敷使用。
後來就改用72抽的透明抽屜櫃。
原先那兩個小抽屜櫃怎麼辦?
我把它拿來做文具收納,文具備品放進去後看起來每個小物都有它的家。
看似美好,歸類完整。
然而在實際使用上,一點也不便利。
我和兒子每次要找筆,要每個小抽屜都打開來看。
我沒有做標籤貼在上面是因為想要看裡面的物品。
使用2週後,我捨棄了如此細緻的文具收納方式。
我將比較常用的文具,例如筆、裝訂工具、電子儲存碟放在藍色小抽屜。
其餘較少用的品項,例如吊飾、掛勾、磁鐵,用透明夾鍊袋裝好,整齊排列在收納籃裡。
如此收納後,我們要找筆的速度快多了!
而且我的櫃子裡也清出了很大的空間。
原本用透明小鐵櫃時,黃框的空間是填滿的。
現在有留白,整體而言視覺上較不壓迫,要找物件時也清楚快速多了!
如果文具是放在抽屜裡,就很適合做分格收納,打開抽屜就能一目了然。
但若像我是透明小抽屜做的細緻收納,要拿取時就會非常不便利。
在收納品的使用上,除了要考慮物件分類,還需考量拿取速度。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