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家庭難免都會碰到這樣的經驗,叫小孩整理玩具,小孩總是推三阻四。
不然就是只做一半。
我請我兒整理玩具,目前為止我使用的方式是陪他一起整理,讓他覺得整理玩具不孤單。
或者是讓整理這件事變的好玩一些,像幾個月前他玩樂高這類的小積木,完到中毒,每天都花很多時間在組裝。
或者同一組拆了又裝,這些拆下來的零件需要分類排好,這樣再次組裝時較好找到零件。
這段整理的過程我有記錄下來:樂高零件收納
這段親子整理之路並不是每次都很順利,因此我想研究一下兒童的大腦在想什麼。
在博客來搜尋時發現了這本《心理學家爸爸親身實證的注意力教養法:揭秘兒童大腦發展規律,用腦科學遊戲讓孩子學習有效率,養成好品格和生活好習慣》
這本書的書名好長啊…
書中所述,有很多值得參考。我將一些重點節錄如下。
P45讓孩子具體感受到集中注意力的好處
雖然作業很多,只要累積個幾個15分鐘,其實就會寫完。這個時間的設定,要根據孩子的發育狀態,以及練習經驗來調整。
p148 拆解任務
例如包水餃拆解為四個步驟:①拿起一張水餃皮②在水餃皮邊邊抹上一點水③加上餡料④把水餃皮黏在一起
讓孩子在注意力不成熟的狀態下,可以挑戰比較難的任務。透過信心的建立,讓孩子注意力可以發展得更好,更棒。
p222
利用打勾換獎賞和虛擬好朋友來扭轉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主動把注意力聚集到我們希望他做的正經事上。
p224約定取代禁止
美國小兒科學會2016年秋天發布一項建議:
一歲半以下:除了使用視訊功能之外,不建議使用科技產品。
一歲半到二歲:可以開始收看高品質節目
二至五歲:建議一天使用不要超過1小時,而且限於高品質節目。
六歲以上: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約定使用時間和規範。
(1)選擇聲光刺激比較和緩的素材。避免讓孩子太小就暴露於強烈的感官刺激,對他們的感官發展會比較好,也更不容易上癮。
(2)爸爸媽媽要陪孩子一起用。讓孩子產生的連結,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共度一些時光,而不是和手機共度。
p239
為什麼孩子在家和在學校是兩個不同的人?
一個人對於不同事物的注意程度有可能會是不同的。比如對電影、影片、手機這些有趣的東西,注意力程度會高一些,對於做抄寫、家務、工作這些無聊的東西就低一點。
p261
最好的注意力展現,不是只有在寫作業時專心,而是要專心寫作業,對能夠專心的玩,並且在該需要切換任務時,可以快速的轉換。
p292
一邊工作,一邊聽音樂會讓人分心,但音樂也會讓人心情變好,搭配合適音樂,甚至對於創造力、工作效率是有幫助的。聽熟悉的音樂利大於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