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rain cloud in a jar.png

一、準備材料

①玻璃容器

②刮鬍子泡泡

③滴管

④食用色素

⑤水

⑥塑膠容器

rain in a jar3.jpg

二、操作步驟

玻璃容器內先裝些許水,方便觀察下雨情形。

接著拿出刮鬍子的泡泡,在瓶口上噴上泡泡形成雲的模樣。

要特別注意的是當小孩看到泡泡總是會特別的興奮,像我兒就堅持要自己壓壓看,結果當然泡泡雲的量已經超過了整個瓶口了。

我說:你這雲量簡直要下暴雨了吧!!

rain in a jar1.jpg

在塑膠容器內裝一些水,滴入食用色素,再用滴管吸取將之在泡泡雲上滴觀察瓶中下雨情形。

rain in a jar2.jpg

本實驗是要觀察雲變胖變大超過浮力,下降形成雨。兒子還想摸摸看泡雲的觸感,不曉得真實的雲摸起來是否像刮鬍子泡泡那般鬆軟呢?

rain in a jar4.jpg

三、原理

如果要讓小朋友認識水、水循環可以藉由共讀繪本,前陣子我和兒子共讀了9本關於水的繪本,運用故事、鮮明的圖案說明水的旅程。

認識水的三態循環:《小水滴環遊世界》、《小水滴的祕密》、《小水滴,祝你旅行愉快!!
水和人類、動物、地球的關係:《哇!「水」原來這麼重要!》、《水的驚奇旅程》、《
自來水、地下道的水之旅:《自來水的旅行》、《下水道探險記
停水了!一起腦力激盪將水源找回來:《圍巾熊:啊!沒水了!

下述成因說明來源:財團法人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

一般形成下雨有四種機制(作用),低壓及風向風速引起的輻合影響,即冷、暖空氣相交而成的鋒面影響、氣流受地形阻擋影響,及空氣受地面加熱等四種作用,迫使空氣上升。因為大氣壓力(稱為氣壓)係隨高度而減少,所以上升的空氣塊在上升過程中因外界壓力的減小而膨脹,膨脹就要做功,因為上升過程中是絕熱的,即沒有外來熱能的來源,所以做功要用空氣自身的內能,而使得上升空氣的氣溫下降,一般沒有達到飽和前,空氣每上升100公尺,氣溫會降低0.98°C(為簡化,以1°C計)。最後使空氣溫度降低達到飽和即形成雲(要有凝結核),透過相互碰撞,冰點以下的空氣中冰晶、水滴、水汽並存的情況而使冰晶(冰塊)變大,使雲滴和冰晶不斷變大,最後其重量超過浮力,即下落到地面而成降水(視當時氣溫高低的不同而會下雪,冰雹,雷雨,雨,毛雨.....等多種形式)。下雨只是降水的一種,一般依上述四種原因雨可以分成鋒面雨,輻合雨(低壓、颱風、風的變化....等有多種組合),地形雨,午後對流雨等四種。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幼兒科學遊戲
    全站熱搜

    玩童小行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