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我很少看教養書,大多數時後我閱讀小說、漫畫,故事能夠讓我放鬆、拓展自己的想像空間、增加和家人、朋友之間閒聊的話題。
這兩週我讀了一本教養書:《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

書中有幾段話深得我心,節錄如下。

P38
在公共場合,事情總會變得更複雜:因為那裡有別人的眼光,我們的孩子必須要乖巧。我們往往把外界的眼光想像的很嚴厲,因此更難以忍受孩子的偏差行徑。我們這麼害怕別人的評斷嗎?就彷彿孩子的荒唐行為代表著我們--如同孩子做的不單是一件蠢事,更是傷害我們形象的事。我們想像著自己會蒙受的恥辱,當孩子受到關注時,父母的愧疚感也從來不遠。

這段話我心有戚戚焉,當孩子在外頭玩耍,做了不禮貌、冒犯他人、違規行為時,我總是斥責在先。教育孩子同時,也蘊涵著“做給別人“看的意味,表示我有在管小孩。
如果看到放任小孩玩耍的家長,我常在想,也許有時不要逼小孩得太緊,會比較輕鬆。

p127
讓愛走遠的不是家務本身,而是不公平感。這是一份鮮少被如實承認的不公平感。下面這些日常的評價,總結了這種不公平:如果是「他」換尿布,我們會覺得他很棒。如果是「她」換尿布,沒有人會讚賞她,因為那是「正常的」。

當兒子還在嬰兒時期時,我其實曾經出現這種“不公平“的感受。即使我明白丈夫工作繁忙,壓力大,下班後實在很難要求他分擔家務或照顧小孩的事。因為他常常會把工作帶回來做,壓力如山大。
現實上,他也非常誠懇的擠出時間來陪伴我們。
這種不公平的心理感受,到了兒子1歲後,會做的事情越來越多,有逐漸消失了。
我想,如果再重來一次或是再有小孩,我會更懂得排遣不開心的感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玩童小行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