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istock
兒子Ryan剛升上小一,新生上學,不只小朋友需適應國小生活,家長也需調整心態,陪伴小孩度過這段剛上國小的混亂期。
開學3天,就在班群看到小朋友忘了帶聯絡簿、忘了帶便當盒、媽媽要幫小孩再加購一套制服、運動服、問老師他的小孩進教室沒?
種種問題不斷拋出,讓我感覺到導師要注意的細節還真不少。
原以為Ryan不是忘東忘西的小孩,在這剛開學的階段,他的心理要適應這一連串的新變化,也出槌了。
這天是制服廠商到學校更換尺寸、提供加購制服的日子。
前一晚、出門前我一再叮嚀Ryan 書包裡放有一袋白色袋裝的制服是要更換尺寸的。
為了加深印象,我把書包打開告知他這件事。
當天放學到家我打開Ryan的書包,發現制服原封不動的帶回來。
一問之下,Ryan說老師沒有叫到他的名字,所以他沒拿出來。
我的確是沒有在聯絡簿和line留言告知老師,所以這也不全然是Ryan的問題。
班導得知此事後傍晚打電話來,劈頭就是說:「Ryan有點誇張喔,我在班上講了好幾次制服更換一事。」
現在要等學校通知廠商再次到校時間才能做更換。
我:「制服袋裡有附上廠商電話。」
班導說:「也許妳可以打電話詢問看看。」
結果我打電話詢問廠商,該位老闆娘說由於昨日到校的不是她,她不知道具體狀況,她請我問學校總務。
我撥起學校電話,轉接總務處,洪亮的女聲,我認得這是總務主任的聲音。
我告知孩子昨日忘了將制服拿出來更換尺寸,也詢問了廠商何時會再到校。
主任:「廠商還會再到校喔。有好幾個家長跟我要廠商電話我都不給,不要打電話給廠商造成對方困擾。」
我心想:「放制服的袋子裡放置的尺寸更換單子上列有廠商電話,上面標誌若有疑問請洽廠商。」
我後悔當下沒有將上面那句話說出來。
主任問我是哪一班的,她會再告知班導此事。
我告知班級後開始擔心,Ryan會不會從此被盯上,被為難…
我之所以會如此杞人憂天,其來有自。
近期兩位媽媽和我分享小孩在校點滴,不約而同提到孩子與師之間的教學緊密度,可能會因為金錢、行為受到影響。
fish媽說:「兒子上扯鈴,沒有和老師買扯鈴,我是自己上網購買。
下課後,兒子說老師說他帶的扯鈴不好,要他向他購買。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沒有和老師購買的緣故,兒子時常告訴我他不想再學扯鈴了。」
Ann媽說:「我兒在校選修小提琴,學校有琴可借,也可自行購買。小提琴老師提供一把中古琴要賣給我們。
後來我們是到樂器行選購,沒有和老師買。為表示歉意,我還準備了拌手禮給小提琴老師。」
現在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保持平常心,和老師維持聯繫,幫助孩子度過這段新生混亂期。